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民得卖买 | B.依军功行田宅 |
C.废分封,行县制 | D.抑商末,奖耕织 |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先后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对40多家公司提起了诉讼。牛肉托拉斯、石油托拉斯和烟草托拉斯在司法部的起诉之下均被迫解散,政府通过宪法对垄断进行限制的原则也由此被确立起来。有学者认为这场被称为“进步运动”的改革“平衡了资本主义的效率与社会主义的公平这两大制度功能”。材料说明( )
A.美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始终很强大 |
B.社会主义深刻影响资本主义制度 |
C.垄断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自我调节 |
D.工业化的实现推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 |
“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
B.西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减轻 |
C.殖民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异常艰难 |
D.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
莫洛托夫在1939年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我们要提高国民经济、文化和大众福利……”但西方有人指出,这些计划看起来冠冕堂皇,但公民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剥削。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 )
A.没有使经济取得明显的发展 |
B.对民生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改善不多 |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并强制劳动 |
D.只是允许私人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B.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C.巩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
D.恢复了农民的产品支配自由权 |
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集体农庄 |
私人土地 |
|
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 |
95%~97% |
3%~5% |
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 |
70%~75% |
25%~30% |
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小
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