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000台,几乎有14000人要靠慈善机关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000人……全城景况凄惨万分。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泰晤士报》1826年4月4口)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 | 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
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 | 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 |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
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
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 |
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修订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社员被允许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一决定的目的在于
A.实行生产责任制 |
B.发展乡镇企业 |
C.恢复国民经济 |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点有
①大力建设交通设施
②将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
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
毛泽东说:“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这段话的背景是
A.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
B.1937年,共产党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C.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 |
D.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