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 000—5 000个的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的飞行技术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千米高空飞机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理解,最准确的—项是
A.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发射准备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C.发射费用高,耗费人力多,准备时间长。
D.抛掉的部分的费用过高,增加了发射成本。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项是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需要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完整地重复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
C.空天飞机能以高超音速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空天飞机也需使用火箭发动机和氧化剂,但不需要外挂助推器和燃料箱。
3.下列对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比较,不正确的—项是
A.空天飞机与航天飞机—样,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
B.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相同,降落方式也不相同。
C.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样,在大气层外要使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
D.发射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可能只是发射一架航天飞机费用的十分之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天飞机升空不需要火箭助推,所以不需要发射架,而对机场跑道有要求。
B.空天飞机可以让我们以比航空飞机快得多的速度在大气层内作远距离飞行。
C.由于空天飞机不再抛弃用过的器件,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会大幅度减少。
D.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了研究制造阶段,用它取代航天飞机飞行已指日可待。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表现社会与心灵的和谐
肖云儒
建设和谐文化,对外要警惕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对内要防止文化地域主义,防止内部争夺文化资源、妄自尊大。好莱坞征服不了世界,京剧也不会征服世界,任何一个世纪都是各国共存共荣的世纪。
弘扬和谐精神要防止无差异无竞争无冲突论。不同的民族、国家,同一民族、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质地各异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价值立场、内容体系等方面会存在分歧,形成矛盾冲突。文化冲突表现在多个层面,既包括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价值冲突,也包括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甚至不同文化风格、欣赏趣味的冲突。现代社会的和谐,现代人的成熟和先进,不表现在它无视社会和心灵的冲突,而表现在它善于包容、协调、转化、解决各种冲突矛盾,使多方面的“不同”最终归于“和谐”。冲突越多越能考验现代人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中推进社会发展的智慧和能力。简单的同一、一律,反而容易掩盖矛盾,造成隐患。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命运愈坎坷、生命愈苦难、内心愈有冲突的人,各种社会行为、人生轨迹和心理经验信息量才愈大,才愈有可能在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进入极致,也才愈能折射出社会、人生和灵魂的深蕴。主旋律作品,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尤其应该是巨大命运冲突和剧烈灵魂碰撞的产物,而不能是无冲突论的载体。冲突对他们的挤压,推动了矛盾的解决和精神的涅槃,从而进入新的和谐状态。可见,大胆展现英雄人物命运和灵魂的冲突,描绘他们在解决社会矛盾和心灵冲突中的作用、智慧和方式,也就正是在展示从冲突到和谐的精神历程,在展示人物富有个性特色的先进性。
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角度看,作者总是通过叙说社会的、人性的、性格的、灵魂的冲突,提出人生的疑问,排解内心的积郁,表达对人生社会的反思或憧憬,而达到平衡精神和安慰灵魂的目的。欣赏者则是在接受作品对冲突叙说的审美再造过程中,通过联想、感应、共鸣,释放对生活的疑问、反思或憧憬,而平衡精神和安慰灵魂。文艺便这样由实现个人的和谐推动了社会的和谐。这也就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兴、观、群、怨”说。文艺不但可兴(激励)、可观(认知),而且可以怨(倾吐积郁)、可以群(和谐人群),可以在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各类冲突的功能中,促进社会和心灵和谐。 (摘自《中国艺术报》)
对“好莱坞征服不了世界,京剧也不会征服世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文化的共存共荣,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核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彼此难以改变和征服。
B.好莱坞代表西方文化有霸权主义,京剧代表妄自尊大的中国文化的地域主义,它们彼此互不相容。
C.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代表了各自的文明,处于文化的和谐状态,不具有霸权主义和妄自尊大的倾向。
D.以好莱坞为代表队的西方文化,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只有消除冲突才能处于和谐状态。

下列各项不属于“文化冲突”表现层面的一项是()

A.文化形态间的价值冲突 B.文化形态的文化观念冲突
C.欣赏者的平衡精神差异 D.多方面的“不同”难以归于和谐

下列各项内容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使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必须建立在对人物坎坷命运、苦难生命、内心具有冲突的挖掘上。
B.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借助精神的涅槃而进入全新的和谐状态,是创作出主旋律作品的基础。
C.从冲突到和谐的精神历程,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展示人物形象个性特色的亮点。
D.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因其精神获得平衡,灵魂获得安慰,从而实现反思和憧憬人生社会的目的。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太空没有加油站
每次执行航天任务时,太空飞船都必须携带足够的能源以完成各项工作,常见的能源包括化学推进燃料、光电池组和核反应堆。
除此之外,只能采用货运飞船供给方式,但费用昂贵得难以承受。例如要维持国际空间站在未来10年的预期使用寿命期间不致逐渐偏离轨道,就需要大约77吨的推进燃料。将燃料从地面运送到空间站360千米的高度,即使价格低至每磅(约0.45千克)7000美元(按照目前的标准已经非常便宜了),仅仅让空间站维持轨道的稳定也需要12亿美元。对于探索像木星这样的外行星问题则更加复杂,因为它们距太阳太遥远,使光电池的反应效率降低,而且每克燃料都必须运送到数亿千米之外。
因此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一种还处于实验测试阶段的新技术——航天飞缆。它利用基本物理定律来提供定向、人造重力、电能,以及推进和拖曳力,同时减少或摈弃对化学能源的需求。
航天飞缆是一种采用柔性缆索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的系统。当缆索导电时,整个系统便成为一种电动力学缆索,又称EDT。常规飞船采用化学或电能推进装置,在飞船和推进燃料之间交换动量,而EDT则与此方式不同,它通过对磁场的调制与旋转的行星交换动量。长期以来,航天飞缆便令太空爱好者着迷。齐奥尔科夫斯基与Arthur C.Clarke等幻想家曾设想利用缆索系统作为太空电梯,将人们从地面送上轨道空间。60年代中期,双子座飞行任务中有两次测试了利用30米长的缆索为宇航员产生人造重力场,此后又进行了多种类型的缆索试验。主要困难来自机电方面,工程师们尚未开发出可靠技术来处理EDT在太空中承受的高电压。另外,他们也未能解决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下缆索的维系问题,以及如何抑制EDT容易产生的振动。
但是,许多科学家认为该技术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太空飞行带来革命,其应用范围涉及从低地球轨道飞行到行星航天任务。EDT可能的用途包括:清理地球轨道空间中的残骸,以高于燃料电池的效率发电,以及让卫星保持在合适的轨道上。
以下对“航天飞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飞船在利用EDT和推进燃料之间交换动量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磁场的调制与旋转的行星交换动量。
B.在长距离航天任务中,例如探索木星及其卫星,航天飞缆能够大幅削减机动所需要的燃料量,同时还可提供可靠的电源。
C.航天飞缆是由一根柔性导电的长缆索连接两物体所构成的电动力学缆索系统,能够完成所有常规飞船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无需让飞船携带燃料。
D.传统的能源供给方式在探索像木星这样的外行星时捉襟见肘。

不属于科学家将目光投向航天飞缆的原因的是( )

A.以前执行航天任务时,飞船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
B.要维持国际空间站在预期使用寿命期间的正常运行需要昂贵的难以承受的资金。
C.对于探索像木星这样的外行星问题则更加复杂,它们距太阳太遥远,传统的能源供给方式受到限制。
D.航天飞缆利用基本物理定律来提供定向、人造重力、电能以及推进和拖曳力。

不属于科学家将目光投向航天飞缆的原因的是( )

A.以前执行航天任务时,飞船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
B.要维持国际空间站在预期使用寿命期间的正常运行需要昂贵的难以承受的资金。
C.对于探索像木星这样的外行星问题则更加复杂,它们距太阳太遥远,传统的能源供给方式受到限制。
D.航天飞缆利用基本物理定律来提供定向、人造重力、电能以及推进和拖曳力。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分子扩大了的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这种大分子DNA不仅耐热性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一特性可能对检查人体基因缺陷十分有用。
  DNA的典型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在一起。每一节梯子都由两个互补的碱基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碱基对。
  自然界只有4种天然碱基,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由于4种碱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大小,T常常与A配对,G常常与C配对。其它的配对形式(如A配C,G配T)都会因为太宽或太窄而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出错,基因密码就会出现混乱,从而导致婴儿在出生时会出现可怕的畸形或导致像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样的疾病。
  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纳尔逊•伦纳德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个苯环嵌入碱基A,得到了一个大碱基xA, xA比普通碱基A宽了约33%。斯坦福大学的科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了伦纳德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组使用与伦纳德相似的方法得到了xT——一种大小为自然T两倍的合成碱基。接下来的挑战是将这些大碱基嵌入双螺旋结构。
  他们通过将xA与自然T组合,xT与自然A组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一种比自然DNA宽了约20%的新的稳定的DNA形态诞生了,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扩展DNA”或“xDNA”。
  研究人员发现xDNA有几个比自然DNA更加优良的特点。比如说,xDNA比自然DNA的耐热性好。在实验室环境下,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在55.6摄氏度时还依然保持完整。
  科尔说:“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DNA也不例外。”
  他补充说,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自然DNA不发光,而xDNA却发出一种紫色光,使它在显微镜下被看得很清楚。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科尔正在研究xDNA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不过他警告说:“这种新的DNA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因为它太大了。不过,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的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这样当我们往其它星球上派探测机器人时,我们就会知道要在冰层下寻找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选自2003年11月3日《参考消息》)

下列关于xDNA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xDNA是一种人造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是一种大分子DNA。
B.xDNA是美国科学家们连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由科学家们先合成一些大碱基,而后将其嵌入双螺旋结构而成。
C.xDNA与自然DNA相比,耐热性更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
D.xDNA的诞生可能为人类诊断自身基因缺陷带来帮助。

下面对“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形态,它由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而成,故名“双螺旋”。
B.碱基对是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由两个功能互补的碱基组成。
C.碱基的配对受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有较稳定的配对形式,太宽或太窄的配对形式都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D.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基因排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序出错,就会导致婴儿畸形或其它的一些疾病。
B.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好,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
C.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xDNA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尚在研究之中。
D.xA和xT是两种人工合成的大碱基,科学家将它们分别与自然T、自然A结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这一规律可以解释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更好的现象。
B.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xDNA与自然DNA在发光问题上的差异。
C.因为xDNA太大了,科尔认为它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可能性不大。
D.如果xDNA将来能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它就会为我们的太空生命探索提供指导。

阅读下段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锌与人体
在人类的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量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
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分析表明: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的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有资料表明,在我国儿童中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致。此外,由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在机体内可同锌结合面干扰肠道对锌的吸收,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易出现锌缺乏症。Prasad等人曾经证明,中东、南美、印度等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因锌摄入不足,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等患者,病人血清锌浓度仅为正常人的2/3,而在用锌治疗后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
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但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在口服锌剂进行治疗的成人中,也有味觉减退和味觉障碍发生者,患者告知其吃食物的感觉“味同嚼蜡”。此时只有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这说明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
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烹调中使用醋可明显提高钙、铁、锌等的利用度。多种微量元素的乳酸盐、氨基酸盐较易被人们吸收,因此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也是被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总之,人体缺锌时,对锌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补锌后疗效显著。待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口服锌的服用量,最好停药而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对第1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锌,不过,品种不同的锌的含量也不同,各种瘦肉、动物肝脏、杏仁、可可等食物中锌含量较高。
B.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是因为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被破坏,利用锌的吸收。
C.牡砺和鲱鱼因其锌的含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而被称为“含锌食品之冠”。
D.即使是富锌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

对画线句子的观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饮食传统之一“食不厌精”是我国儿童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小改变饮食习惯。
B.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及一些必需微量元素会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
C.常年吃精细食物,会使人血清浓度降低,出现贫血症状,有的仅为正常人的2/3。
D.作者以小麦的精制过程为例,证明精制过程不但会使锌的含量大大降低,而且使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殆尽。

对有关“补锌”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奶中虽然含锌量不少,但不易吸收,而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却是补锌的良好来源。
B.补锌过量后,吃食物时的感觉会是“味同嚼蜡”,应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
C.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故烹调时可多使用醋来提高钙、铁、锌的利用度。
D.人的机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当锌含量不足时,会从食物中大量摄取,一旦满足之后,又会自动停止,以保持平衡。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易于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多吃动物性食物,少吃植物性食物,以免出现锌缺乏症。
B.对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的患者,可通过用锌治疗来取得奇效。
C.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过量摄入锌也有可能损害味觉系统。
D.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度,要合理补充,儿童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量大,但最好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