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以吏干闻。知大名府,时契丹内寇,受诏增浚城隍(护城壕),其器用取于民者不时集,恕立擒府中大豪一人,会将吏将斩之。宗族号诉,宾佐竞前请救,大豪叩头流血,请翌日集事,违期甘死。恕令械之以徇,民皆恐慄,无敢后期者,数日功就。会契丹引去,知澶州,驿召为河北路营田制置使。太宗谕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执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陕路诸州,承孟氏旧政,赋税轻重不均,民前后击登闻鼓陈诉,历二十年,诏下本道官吏,因循不理。转运副使张晔年少气锐,会受诏按覆,即便宜行之。恕奏晔擅改法,计果州一岁亏上供绢万余。晔坐削一任免。恕每便殿奏事,太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恕敛板蹙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俟意稍解复进,悫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者或至三四。太宗以其忠,多从之。迁礼部郎中,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真宗嘉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契丹内寇           寇:侵犯
B.营田之议遂寝         寝:止,息
C.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   具:准备
D.屡趣之               趣:通“促”,催促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无敢后期者
B.诏下本道官吏,因循不理
C.会受诏按覆,即便宜行之
D.恕敛板蹙缩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若使之冬持兵御寇
天涯若比邻
今之戎士皆以募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太宗或未深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无寇则耕,寇至则战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下列事件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陈恕有才干的一组是
①受诏增浚城隍,数日功就
②直言以对,营田之议遂寝
③奏晔擅改法,晔坐削一任免
④悫执奏事,终不改易
⑤恐真宗生侈心,久不进中外钱谷以闻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恕疏浚护城壕,执行命令从本府豪强开始,对百姓起到了震慑作用,保证了工程在短时间内完工。
B.陈恕从古今兵源的对比上指出了营田之议的后果,最终说服了宋太宗。
C.陈恕为人忠诚,奏事时,即使在被皇帝责备时,仍能坚持阐述自己的意见。
D.陈恕担心年青的真宗皇帝贪图享乐,故不愿将国库的钱粮数目上报给皇帝,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器用取于民者不时集。
(2)俟意稍解复进。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于城父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乎 穷:贫穷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担心、忧虑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生命危在旦夕,就连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和颜回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三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假使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崇龟
刘崇龟镇南海之岁,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门楼,中见一姬年二十余,艳态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以纵其目。乘便复言,某黄昏当诣宅矣。无难色,颔之微哂而已。既昏暝,果启扉伺之。此子未及赴约,有盗者径入行窃。见一房无烛,即突入之。姬即欣然而就之。盗乃谓其见擒,以庖刀刺之,遗刀而逸。其家亦未之觉。商客之子旋至,方入其户,即践其血,汰而仆地。初谓其水,以手扪之,闻鲜血之气未已。又扪着有人卧,遂走出。径登船,一夜解。比明,已行百余里。其家迹其血至江岸,遂陈状之。主讼者穷诘岸上居人,云:某日夜,有某客船一夜径发。即差人追及,于圉室,拷掠备至,具实吐之。唯不招杀人。其家以庖刀纳于府主矣。府主乃下令曰:“某日大设宴,合境庖丁,宜集于球场。以候宰杀。”屠者既集,乃传令曰:“今日既已,可翌日而至。”乃各留刀于厨而去。府主乃命取诸人刀,以杀人之刀,换下一口。来早,各令诣衙刀,诸人皆认本刀而去。唯一屠最在后,不肯持刀去。府主乃诘之,对曰:“此非某刀。”又诘以何人刀,即曰:“此合是某乙者。”乃问其住止之处,即命擒之,则已窜矣。于是乃以他囚之合处死者,以代商人之子。侵夜毙之于市。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商人之子,夜入人家,以奸罪杖背而已。彭城公①之察狱,可谓明矣。
(选自《太平广记》卷172)
注:①彭城公:刘崇龟的封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以纵其目逆:迎接
B.径登船,一夜解维:系船的缆绳
C.即差人追及,于圉室械:上刑具关押
D.各令诣衙刀请:请求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
B.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
C.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
D.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商之子与一美姬偶见钟情,私约相会。不料美姬被小偷所杀,富商子赴约,知出人命,就乘船逃跑。
B.经过一番调查,官府终于抓住了富商之子,严刑审讯之下,富商子吐露实情,但不能招供出杀人的真相。
C.彭城公以凶手的身份为线索,巧用妙计,找到真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判决。这说明断案须多方查考。
D.在艺术手法上,本文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推进曲折新奇,颇有悬念,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生动性。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难色,颔之微哂而已。既昏暝,果启扉伺之。
(2)盗乃谓其见擒,以庖刀刺之,遗刀而逸。其家亦未之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结友而别。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 节选自 《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当击贼私下里,偷偷的 B遂往蒙拜访
C当令涉猎见往事耳但是 D盖不可也比得上
下列全都表明吕蒙勤奋好学、学而有成的一组是()
①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②因为肃画五策
③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④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⑤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⑥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十几岁时,在未告知父母的情况下,跟随姐夫邓当参加战斗,后来母亲得知后很生气,要惩罚他,最后还是放弃了。
B.吕蒙是鲁肃最要好的朋友,鲁肃一直很看重吕蒙,特别是吕蒙替他出了五个计谋后,对他更为尊重和亲近。
C.从孙权对吕蒙和蒋欣的一番教导可以看出,孙权所重视的人才须既有武略也有学识。
D.吕蒙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且学而有成,他是孙权认为的德才兼备的人,是做国家栋梁的最好人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译文 :
(2)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1),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1)不殊:没死。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
D.门卒当车,有所言愿:希望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②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④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⑤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严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2)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