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细胞的生成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控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于肾脏,可促进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机体缺氧时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性性激素通过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而作用于造血过程.为了探究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品:(略)
步骤和方法:
1.取3只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家兔,分别标记为1、2、3号兔,分别测定它们的红细胞数量。
2.对3只家兔做以下实验:
(1)用纱布捂住1号兔的鼻腔和口腔,使其缺氧30秒;
(2)对2号兔静脉注射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1 mg;
(3)对3号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
3.让3只家兔处于同一条件下30min后,再次分别测定其红细胞数.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结果分别是
1号兔红细胞数   ,2号兔红细胞数   ,3号兔红细胞数   
(2)本实验还缺一组实验,该组的设计是      ,它的作用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Ⅰ、Ⅱ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Ⅰ
210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Ⅱ
0
280

(1)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Ⅰ、白色抗虫Ⅱ的基因型分别是
(4)写出第一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G所示糖类的具体名称是;与RNA相比,在DNA分子中特有的一种F物质是
(2)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填字母)。遗传信息是D中
排列顺序。
(3)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是由于一对D(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与一对A(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关系。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

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由遗传图解可判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上__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 染色体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
(3)假设Ⅲ1和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右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 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回答: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___相同。
(2)F上的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在合成的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分别来自_____、_____。
(3)子代噬菌体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