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
(1)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____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__________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
(2)由于该生态系统鼠害日趋严重,故将黄鼬引入该生态系统以控制鼠害。调查表明鼠与黄鼬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年) |
鼠种群数量(只) |
黄鼬种群数量(只) |
1 |
18900 |
100 |
2 |
19500 |
120 |
3 |
14500 |
200 |
4 |
10500 |
250 |
5 |
9500 |
180 |
6 |
9600 |
170 |
7 |
9500 |
180 |
8 |
9600 |
170 |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鼠和黄鼬种群数量变动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量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
(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m2 |
0 |
2 |
3 |
3 |
4 |
12 |
4 |
2 |
3 |
3 |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种群的特征()
A.种群密度 | B.物种丰富度 | C.年龄组成 | D.种间关系 |
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
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