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
B.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
C.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后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制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一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他评价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