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①酬: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②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广一带。刘禹锡曾被贬官于斯,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③旧:老朋友。翻似:倒好象。烂柯:据《述异志》载,晋朝王质入山砍柴,遇见二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棋未终局,斧柄已烂,回到乡里,同时人都已死去。④侧畔:旁边。千帆:形容船多。病树:枯树。⑤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暂凭:暂且凭借。长:振作,增长。
①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心中什么样的感情与感慨?表示了什么信念?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怀?诗中跳荡怎样的情调?
②颈联是千古传颂不绝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
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
唐诗鉴赏题。
贫 女 秦韬玉①
蓬门②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次诗为屈居宦官田令孜门下做幕僚时所作。②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③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请概括诗作中贫女形象。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 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谢家:代指女子的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