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 |
| B.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 |
| C.岩浆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
| D.石灰岩受挤压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质为板岩 |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下表表示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度变化造成水稻产量变化(单位:万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999年 |
2002年 |
2006年 |
|
| 甲 |
-31 |
-435 |
-540 |
| 乙 |
87 |
-32 |
193 |
| 安徽 |
2 |
-30 |
39 |
| 广东 |
-82 |
-269 |
-302 |
近年来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气候变化 | B.稻米供过于求 |
| C.劳动力流失 | D.城市用地扩大 |
下列组合与表中甲、乙两省对应的是( )
| A.福建、黑龙江 | B.江苏、西藏 |
| C.湖北、云南 | D.浙江、江西 |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下题。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可能位于( )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 | D.海南岛 |
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
|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
|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
|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
|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
|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
|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
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调水季节,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
|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
|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
|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列各题。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A.甲乙 | B.乙丁 | C.甲丙 | D.丙丁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
| C.③地为江南丘陵 |
|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