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代诗人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完成后面二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
②回乐烽:灵州略西南的属县回乐县一带的烽火台。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胡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qì):沙石地,沙漠。
(1)这两首诗在内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出具体内容,两点即可)
(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谈谈它们各自的妙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
浔阳春.春去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诗中的“迁客”即本诗作者___________。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地点、时间上照应标题并奠定基调。 |
B.颔联的副词强化了作者的形象与身份特征。 |
C.颈联运用对比,突出人老不同于自然规律。 |
D.本首七言律诗除尾联外,前三联均为对仗。 |
本诗用语“词浅而意深”,从这一角度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①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此诗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1)请赏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
(2)这两首诗结句都写到“马”,试分析其不同意蕴。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同答问题.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
(2)沈德潜评价此诗曰:“语不必深,自然蕴藉。”结合首尾两联,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结合诗歌尾联,对“空”字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步出城东门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1)这首诗写法上虚实结合。请概述诗中虚写了哪些情景。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