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考古证实,玉米起源于一种生长在5000多年前,墨西哥米切肯洲巴尔萨河流域的野生黍类,这种黍类变异性较强,经过墨西哥人数千年的培养,成为今天拥有数百个品种的玉米。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墨西哥人将野生黍类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不同于野生黍类的玉米物种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2)根据玉米光合作用的生理特点可以推测玉米原产地的光照特点和地域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属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雄蕊位于植株的顶端,雌蕊着生在叶腑部位。现将纯种高茎玉米(AA)与矮茎玉米(aa)间行种植,且雌雄蕊都能同时成熟,则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的种子中胚乳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面积指数是指地表单位面积上植物叶片的面积数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顺面积指数的增大,光合作用的产量增加。但当玉米叶面积指数过大时,光合作用产量反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紧凑型玉米表现出高光效型,茎叶夹角小,叶片挺直上冲,叶片透光性非常好,可以高密度种植,但种植过密也会导致减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米种子中胚乳占种子体积的五分之四,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某同学想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时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是否来自胚乳,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步骤填写完整,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I、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30粒完整饱满的玉米种子,用水浸泡。
第二步:将吸水充分的玉米种子分为A、B、C三组。①②③
第三步:①将A组的玉米种子切除一半胚乳(不得伤及胚)
②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检测并记录A、B、C三组幼苗的生长情况。
II、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没有胚乳的玉米种子,如果给予胚发育所需全部营养物质和适宜的外界条件。胚同样也能正常发育,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就可以得到证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材方面,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
(2)相关研究已表明,蜂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组,向2-4号培养瓶分别加入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d.检测与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3)分析与讨论:
a.图-1表明:
b.图-1、图-2表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
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

登革热病毒是一种具包膜的RNA病毒(含单链+RNA)。如图甲为登革热病毒结构图,图乙表示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增殖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乙中Fe受体的化学成分是,它是细胞膜具有功能的物质基础。
(2)过程1与+RNA互补配对的是,其运载合成肽链的原料。过程2得到的蛋白NS5的名称
。假定登革热病毒+RNA由1000个核苷酸组成,其中A、U、C、G四种碱基的比例为1:2:3:4,则1次复制完成后,共消耗宿主细胞个游离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图中+RNA的三个生理功能是①;②
。登革热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可概括为(用文字和箭头图表示)。

如图所示果蝇(2N=8)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A/a和B/b),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如下表所示。另一对染色体上存在直毛(D)和非直毛(d)基因

(1)正常情况下,基因型如图所示的果蝇表现型为,该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名称是,产生含有Ab配子的概率为
(2)若该果蝇与褐色眼非直毛的杂合子果蝇互相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表现暗红眼直毛的基因型为,比例是
(3)现有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果蝇,研究人员为了确定是A/B在一条染色体上,还是A/b在一条染色体上,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该雌性果蝇与杂交,观察并统计F1果蝇的眼色。
②若后代中,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若后代中,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

大麦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对大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如图甲),探究了氧气浓度对大麦种子(饲料)呼吸作用的影响(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表示在此温度下,大麦的,此时大麦细胞内产生[H]的结构有
(2)图甲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二倍的点是,AD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3)图乙中,阴影部分表示
(4)从甲乙两图可知,若大棚种植大麦,为使有机物积累增大,可将最低温度设定为,而储存大麦种子应控制氧气的浓度在点左右。

Ⅰ当其他条件均最适宜时,北沙参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净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面积·h)表示。请同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是,该植物叶肉细胞消耗氧气的场所是
(2)25℃条件下,5Klx光照强度时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等于、小于)P点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
(3)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该植物,发现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改变气孔阻力来影响植物对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
Ⅱ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处与氧结合生成水。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宜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C恒温水浴锅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②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