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
| 比上年增长 |
一9.6% |
一4.2% |
9.2% |
11.9% |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
|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
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
|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
|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
|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历史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 B.焚书坑儒 |
| C.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 |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途径的成就是
| A.进化论的提出 | B.相对论的提出 |
| C.量子理论的提出 | D.光电效应的提出 |
李四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是因为他①三次留学都选择回国②敢于挑战权威③注重实践,用事实说话④是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仔细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一战前水平比较表
| 项目 |
农业 总产量 |
粮食 产量 |
工业 产量 |
石油 产量 |
生铁 产量 |
产业 工人 |
||||
| 比 |
1913年 |
1 |
1 |
1 |
1 |
1 |
1 |
|||
| 1920年 |
0.67 |
0.5 |
0.33 |
0.4 |
0.03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