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下列解释中哪个是正确的
A.在全国重点办好211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
B.面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办好一所最著名的大学 |
C.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
D.在全国重点培养221名学科精英人才 |
王阳明与朱熹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 B.对理的认识不同 |
C.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态度不同 | D.对生活方式的态度不同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伤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
C.肯定了人的尊贵 |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
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泰勒斯 | D.普罗泰戈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