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 本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
(2) 在尾联中作者化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沁园春·长沙》,然后回答第2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请从词的上下片中各找出一个起领起作用的字,并简要阐明它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第1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4题。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4.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2、“金黄的稻束” 并未引起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作者反而让人们看到了“疲倦”,听到了“静默”,为什么?

3、“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为什么把“皱”与“美丽”并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