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洛中:今洛阳。午桥:在洛阳东南,为文人名士流连悠游之地。长沟:指从午桥下流过的溪水。陈与义(1090—1138),宋徽宗时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等职。靖康之变后,辗转至临安,任吏部侍郎等职,后谪监陈留酒税。
(1)请分析“吹笛到天明”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问题: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题: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华年。
问题: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山 园 小 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问题:⑴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⑵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怎样描写小梅的优美风韵?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他的性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