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势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
阅读表1。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表1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 |
参战舰艇(艘) |
火炮(门) |
兵力(人) |
舰船损失 |
伤亡人数 |
中方 |
10 |
191 |
2052 |
5艘沉没 |
1200 |
日方 |
12 |
272 |
3566 |
5艘重伤 |
300 |
A.日本海军损失惨重 B.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中华民族的奋起 | B.西方列强的入侵 |
C.晚清政府的改革 | D.近代的民主革命 |
英国外相巴麦尊说:“(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材料中的“商品”是指()
A.纺织品 | B.机器 | C.茶叶 | D.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