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
|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京剧的主要唱腔是西皮和二黄,是在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受什么地方戏剧的影响最为明显( )。
| A.北京 | B.河北、河南 | C.江苏、浙江 | D.湖北、安徽 |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它往往以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为题材。下列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
| B.画面普遍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
|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
| D.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化发展而来
| A.②③ | B.③ | C.① | D.①④ |
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一诗句说明( )。
| A.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
| B.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早于手抄本单行的时期 |
| C.当时采用了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的方法大量印刷 |
| D.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