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15-16题:
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冲刷③流水化学溶蚀④气候干旱⑤毁林开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③系列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点话题。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12-13题:
材料一“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万元)
土地价格(万元/亩)
平均工资水平(元)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
30
2000
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
<5000
2
800
免征排污费


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产规模大 B.技术含量高 C.劳动力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较轻

“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③④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回答9-11题:

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回答7-8题: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核电工业 D.服装工业

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