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辛亥革命。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太尉 B.宋朝设立三司使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

河南省的洛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这里不断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请你判断其反应的历史时期应是()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每年清明节,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陵寻根谒祖。这种现象源自()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