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据此回答10―13题。
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纬度高 B.地势高
C.冰川广布 D.风力大

青藏高原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雨量充沛 B.二氧化碳丰富
C.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D.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小麦、青棵
B.坝子农业―小麦、青棵
C.灌溉农业―小麦、棉花
D.绿洲农业―青棵、棉花

该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热量 B.地形、水分
C.热量、光照 D.光照、水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32~34题。

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中纬西风
B.东南信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读“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30~31题。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B.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C.5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4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2为背斜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
B.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
C.5山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
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受到洪水威胁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28~2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降水多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泥石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右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24~25题。

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下列不是火山带来的影响是

A.改变了洋流的流向 B.熔岩流可能形成堰塞湖
C.火山活动时当地气温会升高 D.火山活动后,其周围土壤肥力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