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⑴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⑵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 时。
⑶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 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⑷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A.北京 | B.广州 | C.甲地 | D.乙地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H区是著名的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印度 | B.中国 | C.韩国 | D.日本 |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地的将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沿海港口,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进口,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对该区的。
下面是2004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
图2-50
(1)A地气压名称是________,B地气压名称是________。
(2)此时C地吹________风,D地吹________风。
(3)A地中心气流作________运动,常出现________天气。
(4)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会出现________自然灾害。
(5)ABCD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因此,对于C地防御自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图2-40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
![]() |
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39)分析回答:
![]() |
图2-39
(1)此图为 月份等压线分布情况。三个气压系统的名称分别是A ,
B ,C 。
(2)它们是由 气压带断裂形成的。该气压带断裂的原因是 。
(3)受A、B的影响,东亚地区盛行 风,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2-52,读图后回答:
图2-52
(1)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
(2)与该气候相似的气候类型在南半球分布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