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其后题目。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背景提示]《夏日绝句》写于北宋南逃时期。当时北宋尚有力胜金人、收复中原的机会,但胆小怯懦的宋高宗无心御敌,致使中原蹂躏于金人铁蹄之下。李清照便是受难中的一员。《题乌江亭》写于会昌年间,当时杜牧遭受朝臣排挤,被贬为地方刺史,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变法。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叠题乌江亭》就写于这个时期。
针对项羽,后人评说不一,原因在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个人际遇不同而致。请结合李、杜、王三人生活背景提示,分析三首诗的写作当时意义:
李诗:
杜诗:
王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19.词中"衰翁"的身份是 。下片中" "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20.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江州白司马 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②?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 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
B. |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
C. |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
D. |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 ② ,出山犹带骨毛清 ③ 。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
B. |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
C. |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
D. |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