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其后题目。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背景提示]《夏日绝句》写于北宋南逃时期。当时北宋尚有力胜金人、收复中原的机会,但胆小怯懦的宋高宗无心御敌,致使中原蹂躏于金人铁蹄之下。李清照便是受难中的一员。《题乌江亭》写于会昌年间,当时杜牧遭受朝臣排挤,被贬为地方刺史,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变法。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叠题乌江亭》就写于这个时期。
针对项羽,后人评说不一,原因在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个人际遇不同而致。请结合李、杜、王三人生活背景提示,分析三首诗的写作当时意义:
李诗:
杜诗:
王诗: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诗中“”描绘国土沦陷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的感慨。(用原句回答)
本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王士禄 [清]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首句“沙尾孤舟潮涌”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试析该句是如何衬情的?
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是“无理而妙”。其实本词中也有看似“无理”,实则精“妙”的句子,请找出并阐述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①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②舍,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胡居士:王维朋友,家境清寒。②袁安:东汉人,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③翛(xiāo)然: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历来评价很高,任选一联赏析其表达技巧。
答: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尾联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