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 |
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 |
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
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D.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的公民开放 |
B.民众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
C.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由国家发放津贴 |
D.贵族的政治权力消失殆尽 |
雅典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六一汉”(按:史家均释为须交农产品收获5/6的分成佃农),如果他们交不起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沦为债务奴隶。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
A.设置了五百人会议 | B.设立了陪审法庭 |
C.颁布了“解负令” | D.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
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
A.斯巴达 | B.雅典 | C.罗马共和国 | D.罗马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