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
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
请回答:
(1)椐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1分)
(2)椐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4分)
(4)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5分)
观察下列两幅图:
请回答:
(1)“埃土舰队被歼”是指埃及、土耳其在出兵________时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海军歼灭。埃及出兵此国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10分)
(2)据图二归纳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的情况。(6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⑴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摘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治兵之法,一曰汰冗兵而合营勇,二曰起民兵而立团练,三曰练旗兵而振满蒙,四曰募新制以精器械,五曰广学堂而联将才,六曰厚海军以威海外。”
——摘自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对此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军事措施?
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军事改革措施。王安石与康有为在军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特征是什么?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三该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
(2)图四中的场景记录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它的历史内涵?它标志着什么?它反映该国民主政治演变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本杰明·富兰克林设计的卡通图片
(3)该卡通图片的寓意是什么?它反映了此时的美国面临体制上的什么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有无法释怀的感念,奉他们为西方文明之源。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到六千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隔十天集会一次。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五百人议事会由十个部落各派出五十个议员组成,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是否成立,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世界通史》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世界通史》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回答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这三个机构各自行使怎样的职能?它反映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马法所体现的精神及反映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近代西方文明提供了哪些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