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 B.重视制定法律 |
C.不断强化皇权 | D.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
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
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 |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
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 | 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
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顾准和孙冶方提出“我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下面的商品生产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这反映出
A.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造很不理解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尚未建立起来 |
C.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下面是“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准确的解读是
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 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
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理 | 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