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人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奄至广都 奄:忽然
B.以殄百姓 殄:通“腆”,使……好
C.亮教答曰 教:指上对下的告逾
D.思惟背亲舍德惟:希望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碗见推之后 见推:被审讯罪状
B.呼问占梦赵直 占梦:根据梦中情景预测吉凶
C.举茂才,琬固让刘邕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D.后事宜以付流后事:指诸葛亮的丧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表示受任官职的一项是()
A.除广都长B.辟琬为东曹掾 C.举茂才  D.迁为参军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成为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③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④背亲合德,以殄百姓 ⑤丞相亮开府,辟琉为东曹掾 ⑥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A.①④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③⑥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主刘备出访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喝得大醉,要给他定罪,但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方圆百里的小才。
B.蒋琬被免职以后,曾问赵直占梦,得知主公一定会秉公办事,这是大福将至的预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即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赏识与器重,以州中小吏而最终成为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重要的原因是他处理政事以大体为重,而不追求表面形式。
6.翻译下面几句话。
(1)以是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译文:。
(2)公琰託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得”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写出下列句中“得”的意思。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3)未得与项羽相见( )
(4)吾得兄事之( )
(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
(10)此言得之( )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
(2)亦不敢服垢弊以名( )
(3)求,无乃尔是与( )
(4)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形状可怕的样子)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 ,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明代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引决:引导解决
B.还是后人妆点语 妆点:夸张、粉饰
C.不岁月,异年谱也 次:依次排列
D.余今大梦将 寤:梦醒

把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寻梦”的一组是( )
①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②黍熟黄粱,车旅蚁穴③繁华靡丽 ④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⑤惟恐其非梦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为《陶庵梦忆》写的序言。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B.本文以记叙为线索,介绍了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又巧妙地嵌入了抒情和议论,全文虚实相依。
C.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家破亡之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的报应,使人感受到一种被压抑、被扭曲的悔恨与愤懑。
D.文中作者用了邯郸梦的典故,说明自己富贵梦的破灭,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挥之不去的沉郁与哀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国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范缜盛称无佛。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无以难。
缜又著《神灭论》,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欲以杜缜后对。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注】关: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