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6年11月4日至5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友谊、和平、合作、发展是北京峰会的主题,也是推动中非和谐关系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作为峰会两项具体成果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则是“凝聚了双方的共识”的“纲领性文件”,中非以政治文件的形式宣示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二: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逐步对近30个最不发达非洲国家的190个税目的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使去年相关非洲国家受惠商品的对华出口额增长1倍以上。据坦桑尼亚《今日报》报道,得益于中国对非洲的免税政策,2005年该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50.1%。
材料三: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进南南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国一向重视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对非洲不发达国家的部分输华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2) 运用联系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哲理。
(3)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我国有什么经济和政治意义?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明显增多,以致起引了某些西方人士的非议,甚至荒唐地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
结合材料,从主权国家的角度,驳斥“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这一言论。
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
(1)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上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2)从中国方面来讲,中国为什么要加入那么多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请列举两个中国已经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指出,各国内部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应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
(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 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问题: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有什么积极意义?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案例中企业是如何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化的。
某市素有"中国锁都"之称。近年来,铜、锌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该市锁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变以模仿为主的制造工艺,使用新型、便宜的人工合成材料,使产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销售量持续上升。
某市某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只是一个中型集团企业。1992年,该公司任命新总裁。他敏锐地意识到无线通讯产品在全球将有巨大的市场,果断决定放弃和压缩电缆、电视等原有的核心业务,集中资金和人力生产移动通讯产品。适时的业务转变,使公司成为全球无线通讯市场的佼佼者。
甲乙丙企业都是中国有影响力的家电销售企业,前者的全国整体实力优势较为明显,后者在长三角等地区具有较大市场份额。二者合并后,新集团保留原有品牌,进行双品牌经营,既保持了原有优势,又通过统一采购、物流和管理,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
某语言培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于2000年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又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最终从一个私人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教育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