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39- 1944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爆炸当量达130—160亿吨TNT,足以把人数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等。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中国和日本双方宣布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三现代战争消耗:由于高技术武器造价昂贵,使得战争耗费大增,如1枚“爱国者”导弹价值110万美元,1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价值135万美元,1枚空对空“麻雀”导弹价值169万美元。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各类导弹5500多枚,平均日发射达130多枚,仅导弹一项一天耗次就有1亿多美元。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制约现代战争的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抗战时期,日本疯狂掠夺中国经济,犯下了滔天罪行。但现在日本的右翼势力却歪曲事实,为其侵略辩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报道,自1986 年以来,已有5 名日本在职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 月,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材料二:1995 年8 月16 日,法国《世界报》载文说:“与关心日本民主化相比更关心使日本成为其反共政策枢纽的美国人,宽恕了日本天皇和释放战犯,从而鼓励了一种集体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材料三:2001 年4 月3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包庇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右翼势力粉饰侵略战争,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材料四: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钓鱼岛,但在19 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 世纪60 年代末,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逐步实施其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1996年7 月4 日,日本人在北小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近年活动频频。
请回答:
1.举例驳斥日本拒不承认侵略的谬论。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二战的认罪态度为何与德国不一样?
3.根据材料四,分析日本侵略我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何在?
4.材料一、三、四所反映的日本的行动,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社电:第61 届联合国大会北京时间10 月13 日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192 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接替安南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4 日就此事发表谈话说,中国祝贺韩国外长潘基文先生当选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亚洲人在时隔35 年后再次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实现了亚洲国家的共同愿望,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荣誉。但根据评论人士的分析,上任后的潘基文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这是对他领导世界能力的严峻考验。
材料二: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什么世界体系的重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建立初期,是否实现了这一宗旨?为什么?举例说明。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认识联合国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潘基文上任后将面临哪些挑战。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英两国政权发展有了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 世纪前期,两国政权机构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各自的什么政治特点?并说明差异的原因。
(2)19 世纪中期,中国政权机构、英国议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评价上述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影响政权机构变革的根本原因。

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1)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实行过哪些著名的选官制度?
(2)试分析隋唐、明清时期我国实行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