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
地图中,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由此可见,从中要吸取的“教训”是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这封信件

A.写于1944年4月29日
B.说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时期
C.反映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D.不能体现蒋介石的阶级属性

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下列对该史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
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

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教科书的出现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C.推动了学校开始突破传统经学教育
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