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线与下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多选)__________________。
A. 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 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 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 B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__倍。
(7)由以上分析,保存水果、蔬菜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某同学进行实验,图甲为实验开始状态,图乙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图乙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共10分,每空2分)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溶液,水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60~65 ℃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B试管内,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共16分,每空2分)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共20分,每空1分)
(1)甲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乙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有[ ]、[ ]、[ ],没有。
(3)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和,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4)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5)将乙图放在具有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中①和②之间充满的是,一段时间后细胞吸收了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使细胞内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发生现象。
(6)乙图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进入细胞核;其中参与形成纤维素和果胶的细胞器是。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F1红果的基因型是,F2中纯合红果的概率是。
F1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黄果和红果,称为。
(2)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交配类型)。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 基因型是。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 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