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该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菌种见下图中文字所示)

注:,●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上图)。
本实验的对照组有______________。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别处理:

培养基编号
A
B
C
处理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
材料
实验试剂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
斐林试剂
还原糖检测和鉴定
C
鸡蛋
试剂
蛋白质检测和鉴定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蒸馏水
细胞吸水涨破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2)B组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该试剂如何使用
(4)F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 。对细胞膜的成分全面叙述是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_。(填组别)

下图的分子结构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右上角部分为腺嘌呤碱基。

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组成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
(2)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的基本原料。由该核苷酸构成的核酸含有_______________种碱基;其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
(3)在“验证 DNA 和 RNA 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浸到质量分数为 0.9 %的 NaCl 溶液中的目的是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具有膜的结构有 (填序号)。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3)图甲和图丙的根本区别是
(4)图乙形成的组织不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请说出理由
(5)如果图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填图中序号)。
(6)图丙中4的功能是
(7)如果图甲是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

(8)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细胞膜除了该功能外,其他的两个功能是
(9)下列哪类物质是分泌蛋白? 。(多选)

A.呼吸酶
B.胰岛素
C.抗体
D.血红蛋白

E、性激素

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G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H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h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G和H同时存在时,G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H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G不存在时,H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
(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GGHH)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gghh)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
(2)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F2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 ,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 ,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 母鸡交配,结果 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要求:写出配子)

当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某些致突变物时,会导致染色体断裂,不含着丝粒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是在细胞溶胶中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称为微核,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如图所示)。某研究所在蝴蝶兰培育的过程中使用了磷胺杀虫剂,发现磷胺的污染可能导致细胞中出现微核,研究人员以蝴蝶兰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观测统计出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大小,来探究磷胺对染色体的影响。
材料和用具:蝴蝶兰幼苗、蒸馏水、0.1 g·L-1、1g·L-1、10g·L-1的磷胺溶液、显微镜及制作临时装片所需的试剂。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方法步骤:①将蝴蝶兰幼苗随机均分为4组,并编号ABCD。
②分别浸泡在等体积的磷胺浓度为0、0.1 g·L-1,1g·L-1,10g·L-1溶液中,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取出蝴蝶兰幼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再培养一段时间(约4个细胞周期),
④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写出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和所用试剂。
⑤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观察,记录总细胞数、微核细胞数、微核数,并统计出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
(3)若下图为研究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某一个实验方案的实验结果,则符合该实验结果的假设是:

(4)若一直在清水中培养的根尖细胞中也偶尔出现微核,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