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被成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
C.调整农业政策 | D.兴办公共工程 |
南京临时政府关于“振兴实业”的舆论宣传和为此而着力提倡的国货运动,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并努力推销国货。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的支持 |
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
时间(年) |
1840一l895 |
1895一l911 |
1911—l927 |
1927一l937 |
1937一l945 |
1945一l949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金额 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态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D.美国始终占据对华投资的首位
下图反映了我国清中后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加 |
B.清朝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 |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D.中国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