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得出的结论是(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
C.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
盐碱地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转运 |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 |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细胞的吸水能力 |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 |
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
B.溶酶体能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
C.溶酶体消化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显橙黄色 |
B.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后加热观察 |
C.植物组织中的油脂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小油滴 |
D.可用过氧化氢为底物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唯一介质 |
B.无机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
C.淀粉、纤维素和糖元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
D.在人体内,油脂有贮存能量、调节代谢的功能 |
下列不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是()
A.DNA | B.核酶 |
C.ATP | D.胆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