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 | B.生石灰和水 |
C.熟石灰和水 | D.氯化钠和水 |
25℃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同所示。已知25℃时,CaCO3的Ksp=2.8×10-9。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10-5 |
B.c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
C.b点与d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
D.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a点 |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一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 |
B.2H2(g)+O2(g)=2H2O(l);△H="+571.6" kJ/mol |
C.CH4(g)+CO2(g)=CO2(g)+2H2O(g);△H=-890.3 kJ/mol |
D.![]()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有沉淀出现,后沉淀溶解 |
B.向Ca(ClO)2溶液中通人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B.乙醇和苯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除杂方法合理的是
A.C2H6中混有的C2H4,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溴水,然后用碱石灰干燥 |
B.Ca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
C.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
D.H2S中混有的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除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