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应在叶绿体内的囊状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 |
B.光反应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暗反应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C.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源自于光合作用的产物 |
D.玉米叶片中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
某同学在做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画出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分布的模式图,以此主要表示色素的含量及间隔距离的大小,其中比较能显示真实情况的是( )
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是:
A.线粒体、葡萄糖、有氧呼吸 | 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无氧呼吸 |
C.线粒体、乳酸、有氧呼吸 | D.细胞质基质、乳酸、无氧呼吸 |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a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成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0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C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10°C时的2倍 |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某非绿色器官在氧气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为a时最适宜于贮藏该器官 |
B.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的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气浓度为c时,该器官的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气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