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 · 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归附
C.郦生曰:“弟言之。”弟:小弟
D.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冲:交通要道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B.郦生乃深自藏匿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D.延郦生上坐,谢之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纳了夺取陈留县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⑵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⑶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文段阅读:请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八)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十三)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九)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三十五)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十)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是()

A.退而省其私吾日三省吾身
B.学则不固奢则不逊,俭则固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回虽不敏,请事诸语矣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克己复礼为仁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其不可者拒之生而知之者,上也
B.于人何所不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D.学则不固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嘉善而矜不能”的“善”相同的一项是()

A.无友不如己者 B.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C.不耻下问 D.贤贤易色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异乎吾所闻 B.非也,予一以贯之 C.其何以行之哉 D.莫我知也夫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每小题4分)
(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翻译:
(2)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无骄尚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容淡静(从容,休闲舒缓。)
B.不好交接俗人(俗人,世俗之人。)
C.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D.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B.精铜铸成,员径八尺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精思傅会,十年成自此以后,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而无骄尚情妙尽璇玑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张衡的科学成就的一组是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衡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④著《灵宪》《算罔论》
⑤复造候风地动仪⑥乃作《思玄赋》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作者用了“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张衡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第4段,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准确无误。
C.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D.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与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由衷敬仰之情。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傅青主善医。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王急治旋里。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某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具告所言。傅骇曰:“果尔,奈何?试汝诊之。”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吾初诊汝疾,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之不精,是直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然素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者诱致之。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傅诊之,曰:“不死。”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
【注】①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②胎息: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急治旋里行李
B.医虽小道,之不精研究
C.病家多不能达到
D.令与之者诱致之交好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就诊太医院某乃令持敝瓦缶,置妇榻前 
B.具告所言脑髓亏耗
C.试汝诊之谓非鄙人所误耶
D.问王归意,疾告是直人命为儿戏也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傅青主善医的一组是
果尔,奈何?②王大喜,求方。③傅诊之,曰:“不死。”
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⑤服之,立止。⑥每以一二味取验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患头痛病,被京城的太医判为不治之症,一个月后必死。傅青主叫他试着用青年人戴过的毡笠熬成药膏,早晚服食,竟然把病治好了。
B.太医见到病愈的王尧,大为吃惊,深有感慨。既佩服傅青主医术高超,又自愧学艺不精,几乎误人性命,此后,这个太医干脆不再从医了。
C.傅青主平素喜欢看花,因而他让人想方设法先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傅青主来了之后,了解情况,给病人诊治下药,手到病除。
D.傅青主善于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因病施治,不拘一格,用药不多,妙手回春,很有特色。他还教病人运用“胎息”法调治痨症,效果很好。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签书枢密院事逵之子。受《易》《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登进士第,换文资,授将作监主簿。年逾三十,不忍去亲侧,多仕於河南筦库间。宣和间,为河东路提擧。解梁、猗氏与河东接壤,盗贩盐者数百为群,岁起大狱,转相告引,抵罪者众。忠孝止治其首,馀悉宽贷。宰相王黼怒之,坐废格盐法免。
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入对,以和议为非是,力陈追击之策,谓:“兵家忌深入,金人自燕蓟兴兵,逾河朔,犯都城,其锋不可当,今锐气且衰,又顾子女玉帛之获,故议和以款我师。今诸道之师集矣,宜乘其惰击之,若不能击其归,他日安能御其来。”上命与宰相吴敏、枢密李纲议,忠孝复条上战守利害、士马分合之策十馀事。主和者众,卒不用其策。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初,议者请择保甲十万刺为义勇,分隶河朔诸郡。忠孝曰:“保甲岁久,死亡者众,择三万人守都城可也,河朔骑兵之地,非保甲所宜。”上从之。忠孝亟走关陕,得胜兵三万,分隶十将,择一将统之。继遣兵趋泽、潞,听宣抚司节制。
金人再犯京师,永兴帅范致虚率诸军繇淆、渑入援,忠孝曰“金人深入,而河东无守备,愿分兵走太行,扼其归路,彼必来战,城下之围可缓。”致虚以为然。檄河中守席益、冯翊守唐重与忠孝同出河东,为牵制之擧,大军尽出函谷。
及金人犯永兴,兵寡,或劝忠孝以监司出巡,可以避祸。忠孝不答,与经略唐重分城而守。忠孝主西壁,唐重主东壁。金人陈城下,忠孝募人以神臂弓射之,敌不得前。已而攻陷城东南隅,忠孝与重及副总管杨宗闵、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经略主管机宜文字王尚、提擧军马武功大夫程迪俱死之。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燕蓟:燕州、蓟州,地名。②河朔:河东、朔方,地名。③繇:同“由”,从,自。淆、渑:淆水、渑池,地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孝止治其首治:惩治
B.坐废格盐法免坐:因犯……罪
C.非保甲所宜宜:应该
D.逾绛州,破太平砦破:攻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少父任补右班殿直忠孝募人神臂弓射之
B.力陈追击策宣乘其惰击
C.议者请择保甲十万刺义勇以和议非是
D.卒不用锋不可当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青,取之于蓝

A.受《易》《中庸》于程颐
B.忠孝独以蒲、解军三千至猗氏
C.河朔骑兵之地,非保甲所宜
D.斩首数百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忠孝曾师从程颐,少年时因其父荫庇而做官,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
B.郭忠孝在惩治盐贩时只是惩罚了盐贩的首领,从犯都宽大处理,他也因此被免官。
C.郭忠孝足智多谋,敢丁发表自己的见解,曾多次向皇帝和长官进言,而且都被采纳。
D.郭忠孝在金兵进犯永兴时,没有采纳别人让他以巡视的名义躲避的建议,最后战死。

断句和翻译。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忠孝日金人深入而河东无守备愿分兵走太行扼其归路彼必来战城下之围可缓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锐气且衰,又顾子女玉帛之获
②会大军失利淆、渑间,乃引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饮酒,于占对闲:空闲 B.昔于公断无私狱:监狱
C.卿钥置何处恒:长久 D.高门以待封辟: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3分)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2)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