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 (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有()
①德国启蒙思想家掀起了欧洲启蒙运动高潮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④德国文学家创作了大量反思“理性王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连接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A.《西游记》、《聊斋志异》 | B.《水浒传》、《红楼梦》 |
C.《封神传》、《三国演义》 | 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