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又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以年老,每称疾逊位。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
(节选自《晋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年老,每称疾逊位 逊:谦逊
B.于是自课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C.其负在我负:辜负
D.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孤:孤儿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魏舒“不修常人之节”和“很有才干”的一组是()
A.①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②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B.①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②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
C.①当为外氏成此宅相②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
D.①为事必先行而后言②乃命之,而竟无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做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时,钟毓常与属下比赛射箭,一次恰逢人手不够,让魏舒凑数。魏舒神态娴雅,箭不虚发,没有对手。钟毓慨叹说,自己没有做到人尽其才。
B.几经升迁,做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与属下参将副将比赛射箭,魏舒常常是画画罢了。
C.魏舒仪表堂堂,但大智若愚,并不为亲友器重。他毫不在意,不像常人那样沽名钓誉,总是宽容他人。生性喜好骑马射箭,常常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捕渔打猎。
D.魏舒的亲友曾劝他通过不参加郡里的考核来获取高名,魏舒不屑于此。魏舒做尚书郎时,朝廷想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说:“我就是那不称职的人”
12.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译文:
(2)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
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者,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或谓之曰:“玄猜
忍之性,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是殷侯吏,
见遇以国士,为弟以力见制,遂不我从,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亦何面目复
就桓求生乎!”玄闻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
企生曰:“为殷荆州吏,荆州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玄即收企生,遣人
问欲何言,答曰:“文帝杀嵇康,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玄
许之。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
“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
而生奸计。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时年三十七,众
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遗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赞曰: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白刃可陵,贞心难折。
道光振古,芳流来哲。 -------选自《晋书•列传第5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更:再 |
B.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土遇:相逢 |
C.荆州奔亡,存亡未判判:辨别,断定 |
D.自伤国劣,不能剪灭凶逆伤:悲伤 |
下列各组句子中,[ ]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当死生[以]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B.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 徐公[何]能及君也 |
C.并奉王命,各还[所]镇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D.口血未干,[而]生奸计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罗企生“重义轻生”的一组是()
①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
②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
③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
④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⑤自伤力劣,不能剪灭凶逆,恨死晚也。
⑥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仲堪性情优柔寡断,罗企生很为他担忧,认为他仁慈却不能决断,事情一定不会成功。仲堪果然失败,逃跑时,除了企生外,文武官员中没有一个跟随他。 |
B.恒玄不但猜疑残忍,而且野心很大,常常背信弃义。他与各路军队升坛结盟,信誓旦旦,犹在耳边,但转身就发动战争,攻击其他盟友。企生斥他为“凶逆”。 |
C.罗企生多才多艺,很得殷仲堪赏识,接连被任命为佐著作郎、功曹武陵太守。企生到武陵任职不久,桓玄发兵攻打仲堪,仲堪又任命罗企生为谘议参军。 |
D.罗企生知恩图报,在仲堪失败时,他决心与仲堪同生死。他为被弟弟牵制不能追随仲堪而后悔不已,他不畏桓玄的威吓和利诱,坚持“士位知己者死”的节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
译文:
(2)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译文:
(3)玄即收企生,谴人问欲何言。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①,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②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③中赋诗,酌酒徘徊。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注】①台劾:受有关部门揭发、举报。②耄:指年老。③圹:墓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坐:因犯……罪或错误 |
B.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图:画 |
C.客或难之,图曰:……难:反驳 |
D.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责:责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B.寻迁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C.客或难之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D.图与闾里耆老相乐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天下大乱,自己生命面临威胁的重要关头,司空图坚持气节,决不向反叛者屈膝,历尽艰险,突破了重围。 |
B.在战乱的岁月里,司空图选择了隐居的道路,并有自己的一套隐居理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往往比较怪异,避免了灾祸临头。 |
C.由于司空图品节高尚,忠于朝廷,因而受到众多官员的器重和称赞,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职。 |
D.司空图对财物看得很轻,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也愿意和父老乡亲共同享受,在乱世中营造了一方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2)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3)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14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日“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日:“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节选自《后汉书》)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具船欲遁去暗地 |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拜访 |
C.赏罚必信诚信 |
D.其仁以惠下施恩 |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 B.见堪志操,常嘉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余有叹焉 |
C.成都既拔 | D.郡界以静 |
君既为府吏汝殁以六月二日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张堪虽出生于名门望族,不过从小就成了孤儿,尽管如此,他却把先父留下的数百万家财送给兄长的儿子。 |
B.张堪先是帮助吴汉打败公孙述,后又在孤奴开垦荒地,指导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才能。 |
C.张堪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关键时候帮助吴汉出谋划策,进驻成都后安抚人心,受到百姓官吏的称赞。 |
D.张堪不贪慕钱财,不以权谋私,解甲去职时乘坐的辕车断折,显露出来的全是粗布被囊而已,确令人钦佩。 |
将原文划线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译文:
(2)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译文:
(3)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译文:
本文叙述了张堪的生平简历和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事迹,联系全文,突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个人品质?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嚖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欻xū,迅疾。嚖管:乐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备:详细 | B.过亦不复省省:察看 |
C.长吉竟死竟:最终 | D.苟信然信:相信 |
下面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直接说明李长吉“创作个性”的一项是
①能苦吟疾书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③上灯,与食
④过亦不复省⑤复来探取写去⑥或时有著,随弃之
A.②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5分)
翻译:
(2) 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5分)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书奏不省。
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震免。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帝将纳梁冀妹纳:娶 |
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属 :嘱托 |
C.冀又衔之衔:恨 |
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安:安定 |
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 )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 |
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桓帝)不听。 |
C.(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 |
D.(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惧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 |
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发梁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 |
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诚,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 |
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4分)
(2) 在位数月,以地震免。(2分)
(3) 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