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哪一事件起,全球逐渐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 A.新航路的开辟 | B.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
| C.在欧美各国开展的科技革命 | D.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1 |
1 |
4 |
1 |
1 |
1 |
||||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1 |
1 |
2 |
4 |
2 |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4 |
7 |
1 |
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B.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手工业的发展 |
|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
|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
|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书法艺术 | B.戏剧表演 |
| C.绘画艺术 | D.篆刻艺术 |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