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他只得到如图14所示的一段轨迹,建立如图14所示坐标系,则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抛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沿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表明,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它飞行的水平距离就越远。但A、B两球总是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做平抛运动的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运动。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
B.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
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
D.滑动变阻器

E、滑动变阻器
F、定值电阻
G、电键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11-甲中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图11-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的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
则由图线可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将图线的纵坐标改为_________,则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含义即为电动势的大小。

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10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并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___________。

(共9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用刻度尺测出悬点到小球底端的长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再用停表测出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测出的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cm,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s,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cm 。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1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为㎝。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