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的左端,已知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木块始终没有滑离木板。
(1)求从木块滑上木板开始至二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
(2)证明从运动开始至二者具有共同速度时,木板对地的位移小于木块对木板的位移。
如图所示,右端带有竖直挡板的木板B,质量为M,长L=1.0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A,以水平速度滑上B的左端,而后与其右端挡板碰撞,最后恰好滑到木板B的左端.已知M=3m,并设A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可忽略(g取
).求:
(1)A、B最后的速度;
(2)木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AB为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30°,BC为水平轨道,两轨道在B处通过一小段圆弧相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轨道AB的A处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轨道上的C点,已知A点高h,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整个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沿轨道AB段滑动的时间t1与沿轨道BC段滑动的时间t2之比t1/t2等于多少?
如图所示,光滑的曲面轨道的水平出口跟停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的上表面相平,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并滑下平板小车,使得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已知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高度为H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最终停到板面上的Q点.若平板小车的质量为3m.用g表示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小滑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滑块滑上小车后,平板小车可达到的最大速度V;
(3)该过程系统产生的总热量Q.
物块A与竖直轻弹簧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B由距弹簧上端O点H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后将弹簧压缩.为了研究物块B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位同学在物块A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在物块B的正上方放置一个速度传感器,测量物块B下落的速度.在实验中测得:物块A对地面的最小压力为P1,当物块B有最大速度时,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P2.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块B的最大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弹簧的质量.
(1)物块A的质量.
(2)物块B在压缩弹簧开始直到B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它对弹簧做的功.
(3)若用T表示物块B的速度由v减到零所用的时间,用P3表示物块A对地面的最大压力,试推测:物块的速度由v减到零的过程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P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可能是下列函数中的(要求说明推测的依据)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1的小球静止在轨道最低点,另一质量为m2的小球(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从内壁上与圆心O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时与m1发生弹性碰撞.求:
(1)小球m2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碰撞后,欲使m1能沿内壁运动到最高点,则应满足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