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
|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
|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
|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
|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
兴盛。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 A.个人的情感 | B.真实的景象 |
| C.多彩的生活 | D.繁盛的社会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