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形,其中(    )

A.内力起建设作用,外力起破坏作用
B.内力总是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总是使地表趋向平坦
C.高山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平原地区以外力作用为主
D.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起作用的,一般地说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回答下面各小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为二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回答下面各小题。
五大湖地区的匹兹堡能成为美国“钢城”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水能丰富
②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
④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 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积极整治环境②扩大工业规模
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登上5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400亿千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回答下面各小题。
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油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

目前,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劳动力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下面各小题。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关系最小的是( )


总面积 /k㎡
面积大于1 k㎡地湖泊数/个
20世纪50年代
83400
2848
20世纪80年代
70988
2305
减少数量
12412
543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上游水土流失,泥沙在湖泊淤积
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