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 D.共产国际的支持 |
1587年伦敦主教艾尔默这样说:“我布起道来无精打采,我不相信上帝而只相信王上,王上是上帝的副手,因此是我的另一个上帝。”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A.上帝是唯一的信仰 | B.教权高于王权 |
C.王权高于教权 | D.王权的神秘化 |
“现代化并不要求有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或一套体制,因为选举、国家边界、市民联合以及西方生活的其他标志,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必需的。”下列选项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现代化源于西方,发展于东方 |
B.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进行现代化 |
C.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
D.现代化对国家发展来说有利有弊 |
孙中山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对上述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欧美各国出现了的社会危机 | B.社会革命尚未完成 |
C.利用科学和工业为全民谋幸福 | D.“毕其功于一役”指武昌起义 |
1864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的信中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下列主张与上述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 |
D.“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下列原因表述确切的是
①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
②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
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④中国当时缺乏具备改革魄力的精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