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这个观点和下列哪个派别观点相似w.
A.地主阶级洋务派 | B.资产阶级改良派 | C.资产阶级革命派 | D.资产阶级激进派![]() |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责任内阁制 | D.1832年议会改革 |
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奠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 | B.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 |
C.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 | D.达尔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说 |
《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 |
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
2012年9月25日,我国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主要说明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D.国际形势由缓和趋向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