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以上材料内容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戊戌变法中“百日维新”法令 |
| B.北洋政府初期奖励实业政策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 B.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
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下列关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1990—1993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
| A.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形成 |
|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
| C.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
|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
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
|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
|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
中国为复关和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 A.1949年 | B.1995年 | C.2000年 | D.2001年 |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