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
|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
|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
|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
|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 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
|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人民在政治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
|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
|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