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古典诗歌,完成: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这句虽然写声音,但是读者却可以看见人格化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梧桐是高树,一个“梳”字,说明梧桐上很少叶子,稀稀疏疏,给人一种衰败的感觉,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
B.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后两句中“自”,“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D.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赫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中,是和“清”不相容的,但是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正是为“清”无须籍“贵”作反铺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黄大临,黄庭坚之兄。此词是词人在黄庭坚被贬宜州时所作。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词人的离别之痛?请简要概括。
词的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天气温和。词的上片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下题。
夜雨
黄景仁(1)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1)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诗歌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 溪 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