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晓黎与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 5月 4日 22时结束在网上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 5月 4日 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
A.1小时 |
B.13小时 |
C.14小时 |
D.25小时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乙、丙、丁、甲 | D.甲、丙、丁、乙 |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若α=23.5º,此日为()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若α=0º,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A.昼夜等长 | B.昼短夜长 |
C.昼最短,夜最长 | D.昼最长,夜最短 |
若图中α由0º向23.5º变化,此时的日期段是()
A.3月21日~6月22日 | B.6月22日~9月23日 |
C.9月23日~12月22日 | D.12月22日~3月21日 |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 B.岩石 |
C.树木花草 | D.大气 |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小题。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
图中M和N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
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 B.北半球低纬度 |
C.南半球中纬度 | D.南半球低纬度 |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