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高三(1)班围绕《决定》的精神,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第三组同学,了解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的历程: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突破个体农户经营的局限,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代替了低效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一种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材料一:据某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群体的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1) 结合材料一,请指出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怎样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
(1)这两句话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把蛋糕切好”非常值得重视。结合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把蛋糕切好”?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班学生以“辉煌的六十年”为主题召开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数据:
经过60年奋斗,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670亿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0年来,我国从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2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
6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的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6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用于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国数字资源量已达到68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班会上,来自农村的小明激动地向城里的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农村的马路宽了,房子高了,农民的口袋鼓了,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广大人民都从内心真诚感谢中国共产党。”
(2)运用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广大人民为什么都从内心真诚感谢中国共产党?

1947年5月,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里,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民族区域自治——一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实践。60年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矢志有为,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以坚定的足迹,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1)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何出现深刻变革?
(2)请你简要说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的优越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